欢迎访问开云(中国)官方网站-kering

冬奥会盛大开幕,全球健儿共赴冰雪之约

频道:电竞专题 日期: 浏览:31

北京时间2月4日晚,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,这座“双奥之城”以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开云官网视听盛宴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与开放包容的姿态,来自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这场为期17天的冰雪盛会。

开幕式:科技与文化的完美交融
当晚,国家体育场“鸟巢”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,开幕式以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为宗旨,通过高科技手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,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,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序幕,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,随后,一朵晶莹剔透的“冰雪五环”破冰而出,象征着冬奥会打破隔阂、团结世界的理念。
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工作,他表示:“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更是人类团结与希望的象征。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冬奥会开幕,全场响起热烈掌声。

赛事亮点:新老面孔同台竞技
本届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、15个分项、109个小项,是历史上设项最多的一届,在已经结束的比赛中,多项世界纪录被刷新,新星与老将共同书写冰雪传奇。

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,中国选手任子威以微弱优势夺冠,为中国代表团摘得第二金,他的队友李文龙获得银牌,展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,赛后,任子威激动地表示:“这块金牌属于整个团队,感谢所有人的支持。”

花样滑冰赛场同样精彩纷呈,俄罗斯奥委会队的“三套娃”组合——谢尔巴科娃、特鲁索娃和瓦利耶娃包揽女子单人滑前三名,其中15岁的瓦利耶娃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冬奥会花滑奖牌得主,她们的超高难度动作令观众叹为观止,也引发了关于“极限运动”与运动员健康的讨论。

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中,中国选手谷爱凌以超高难度动作逆转夺冠,成为首位在冬奥会上获得滑雪金牌的中国运动员,她的成功不仅为中国冰雪运动注入新活力,也激励了无数青少年投身冰雪运动。

东道主表现:历史性突破
作为东道主,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,除了传统优势项目短道速滑外,中国队在雪上项目中也取得了显著进步,钢架雪车选手闫文港获得铜牌,这是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枚冬奥奖牌;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,高亭宇打破奥运纪录夺冠,为中国男子速滑实现金牌零的突破。

中国代表团的出色表现得益于“北冰南展西扩东进”战略的持续推进,近年来,中国通过建设冰雪场馆、推广校园冰雪运动等方式,大幅提升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度,据统计,截至2021年底,中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个滑雪场,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超过3亿。

疫情下的冬奥:安全与精彩并重
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,北京冬奥会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措施,确保赛事安全运行,所有参赛人员均需每日进行核酸检测,并遵守严格的防疫规定,国际奥委会医疗专家小组表示,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措施是“史上最严格的”,但同时也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。

冬奥会盛大开幕,全球健儿共赴冰雪之约

尽管现场观众数量有限,但冬奥会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,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采用8K超高清技术转播赛事,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赛体验。

可持续与遗产:绿色冬奥引领未来
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理念,所有场馆均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,其中4个冰上场馆使用全球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,碳排放趋近于零,赛后,部分场馆将向公众开放,成为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长期基地。
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,北京冬奥会为未来奥运会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标杆。“这些场馆和设施将成为宝贵的遗产,造福几代人。”

闭幕展望:团结与希望
随着赛事接近尾声,冬奥会即将于2月20日闭幕,这场盛会不仅展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,更传递了人类团结一致、共克时艰的信念,正如开幕式上的主题曲《雪花》所唱:“千万雪花,竞相开放,万千你我开云,汇聚成一个家。”

冬奥会盛大开幕,全球健儿共赴冰雪之约

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,再次证明体育拥有跨越国界、凝聚人心的力量,在全球面临挑战的今天,冬奥会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。